新闻中心

从海归建筑师到成都“新村民” 10年追光田园梦

 

       在蒲江县西来镇铁牛村的丑美生活馆有一面“人才墙”,这其中既有大量本地的手工艺者、普通农民,也有从新加坡返乡创业的本村人。更让人惊讶的是,其中还有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,常驻村里的“新村民”。
志合者,不以山海为远。虽然身份各异、学历不同、来自天南地北,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,共创共享田园生活新梦想。
撒下梦想种子的人就是施国平,50余位新村民之一。他生长于湖南,毕业于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,并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,是美国注册建筑师。他既是上海PURE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,也是四川麦昆塔规划联合创始人,蒲江县明月村、铁牛村的总规划师。
跨越千里。从上海到蒲江明月村、铁牛村,从繁华大都市走进乡野之间,是施国平对乡村振兴的探索之道。
跨过10年。从明月村到铁牛村,是施国平过去10年在成都的人生经历,也是他聚焦公园城市建设中乡村如何表达的一场试验。
4月的蒲江县铁牛村被青山绿水环抱,生机盎然。记者与施国平在丑美生活馆的小院中开启了一场关于一个人,一家人,10年时光追求一个新时代田园梦想的对话。
变身:从海归建筑师到成都“新村民”
施国平当上成都“新村民”的起点在明月村。2013年,受蒲江县政府邀请,施国平担任明月村总规划师。
在施国平看来,未来乡村应该成为跟城市同样的生活载体。他的探索首先在明月村迈入了一只脚。在这里,他和团队创新性地通过总体规划、点状供地与线性布局的新理念,探索出一个传统乡村如何演变成文化旅游景区的初步路径。
历经几年蜕变,昔日贫困村已变“明星村”。明月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、中国十大最美乡村、中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、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,并在2019年入选国际可持续发展试点社区。
“明月村是一个承载了许多人关于理想生活的梦想之地,依托其生态环境,走出了一条中国乡村发展的新道路。”施国平回顾。
受蒲江县政府的邀请是施国平来到明月村的契机。而留下,则是他的个人选择。“一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,乡村有发展机会。二是成都的吸引力,这既是一个国际化的城市,又有市井生活文化,能很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。”施国平说,尤其是2018年成都开始建设公园城市,作为一个规划师在成都会大有可为。
于是,时代的机遇与个人理想,在成都蒲江形成合力。明月村的蜕变与成功,给了施国平扎根蒲江农村的触动与信心。这也成为他带着妻子与儿子、女儿,举家从上海迁至蒲江的原因。
从上海到成都,从“海归”建筑师到乡村规划师,施国平成了一名成都的“新村民”。
像他这样的“新村民”,在铁牛村还有五十几个。他指着那面“人才墙”介绍,五十几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“精英”,按照专业分成了金融投资、运营管理、规划设计、教育公益、文化艺术、创意设计、生态农业7个板块,在铁牛村将自己的专业所长用于乡村建设。
为什么好些头衔都有个“前”?面对记者的疑惑,施国平笑着说:“他们跟我一样,都扎根蒲江了。我们最大的特点就是50多个人都是在地的,一起生活、工作、学习、劳作,甚至埋头种田,从各种专业的专业人士变成一个真正懂得农业、懂得农村、懂得农民的人,才能进行深入探索实践。”
如何留住人才?虽然大家对乡村生活有着共同的向往,但施国平深知仅靠情怀可不够。“我们用机构化的方式组织来到乡村的人才。”施国平和他的团队目前在乡村已经陆续孵化了7家机构,有5家公司和两个社会组织,变成了一个系统性开发乡村文化旅游的机构平台。“给大家创造一系列创业、就业机会。”
情怀有安放之处,事业也有发展空间。施国平戏称自己在明月村时还是一个文艺范的规划师,而在铁牛村,他和团队的另一只脚真正踩进了泥土,走进了农村更广阔的空间。
变形:从果园到乐园 从风景到场景
来到成都10年,在距离明月村40多分钟车程外的铁牛村,施国平这场关于乡村振兴和公园城市乡村表达的试验进入“深水区”。
“当时在明月村的顶层规划设计里只强调了文创,而没有触及到农业这个乡村的核心产业。”施国平有些遗憾,所以在铁牛村将试验打造田园生活度假区,推动农工商文旅融合发展,实现一二三产联动。
他说,也可以把铁牛村称为明月村的2.0版。“这里以农业产业为根基,以生态发展为原则,与蒲江发展生态旅游度假产业的规划也是完全匹配的。”
站在丑美生活空间的小院中,随着施国平的手指方向望去,万亩丑橘果园郁郁葱葱,鱼塘里天光云影徘徊,猕猴桃的藤蔓抽出了新芽,几栋小木屋在绿色果园中若隐若现,一幅东方美学的现代田园生活写意画卷呈现在眼前。
“对面就是我们67亩的示范区,它是我们这10年在地乡建研究的一个新尝试。”施国平说,新尝试中既有机制体制,也有新产品、新场景。
隐藏在果园中的竹屋,别看小却“大有来头”。它就是施国平和团队推出的新产品、新场景之一。“这是我们过去三年研究成果的一个样板,利用农用地的配套设施用地加入小房子,打造一个崭新文旅度假产品——食疗愈度假小屋。这是个连锁品牌,我们在西来镇上和昆明的滇池都在实施。”施国平说。
橘子园中的休憩消费场景就此“诞生”。他介绍,这个小房子叫果园度假小屋,用竹制板材等全生态材料制作,4个人、2把螺丝刀、1个小时就可组装一个小屋。4组茶庐加一个公共茶室就形成了度假小组团,而4个组团组成一个度假乐园。它适合家庭式、社群式乡村度假游。
在橘子园里就可以开启一次疗愈身心的度假之旅。一起喝茶、采摘、耕种、做饭、做果酱、做手工……在茶庐小屋中体验果园生态。
一二三产联动贯穿始终,在这方果园中形成完整产业链。施国平说,把鲜果开发成更多的产品,比如柑橘果酱、橘子汽水、橘子酒、橘子果干、橘子罐头等,通过线上会员平台进行产业整合,可以扩充一个柑橘的经济收入业态。
他说:“你可以畅想一下,未来铁牛村12300亩果林、鱼塘地里就可以有上百个乡村果园小客栈、小书房、小茶室、小工坊。那真的是果园变乐园,风景变场景。”
变革:建立4343机制 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
果园变乐园,风景变场景。背后是绿色资源转化逻辑。
示范区的模式未来将推广到整村,目前,施国平和他的团队准备如何?第一步从梳理资源做起。
“村镇合并之后,铁牛村有了9.6平方公里、12300亩果林、鱼塘,就是一个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规模。”施国平一边走一边介绍,目前生态农业产业园示范区,总共有36亩果林和31亩鱼塘,以及3户农宅。其中36亩果林分属于9户农民。
把视角放大,铁牛村的乡村资源如何转化?“示范园区要做的重要事情就是把乡村的绿色资源实现价值转换,我们把乡村的资源分了四类,他们各自有各自的转化策略。” 施国平说,生产资源的转化,从个体变集体;生态资源的转化,从果园到乐园;生活资源的转化,从风景变场景;人力资源的转化,从农人变匠人,成为职业化的专业人才。
转化如何实现可持续?“场景的作用功不可没。怎么把资源最后转变成价值,这中间需要有一个媒介构建场景,这就是场景的意义。”施国平认为,通过场景创造消费体验,同时促进消费行为,最终带来可持续的产业发展。
把视线放远。“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还在于人才与资本这两个难点。”施国平认为,铁牛村解决了人才怎么留下来的问题之后,要面对的就是资本怎么走进来。而资本的进入,取决于产业规模和市场机制的建立。
整个田园生活度假区的发展机制与模式已建立。此次的顶层设计也将弥补施国平在明月村留下的遗憾。“这是一个党建引领、村社企共建共享的机制。”施国平说,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,村里、企业和社会组织各自发挥所长,形成分工合作的4343机制。
4343机制,即政府负责4项事务,党建引领、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、人才扶持、引导性投资与金融支持;村上负责3项事务,资产收储与租赁、人力组织、文化传承;企业负责4项事务,规划设计、投资建设、运营管理、品牌传播;社会组织负责3项事务,政策研究、社区营造、公益慈善。
“在这个机制下,我们新老村民组建了一个村企联合体——铁牛丑美田园度假村有限公司,形成一个统一品牌,对村里所有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后形成的农业、文创与文旅三个产业园区,实施整体建设和整体运营。”施国平说,今后还要为这个联合体匹配一只乡村振兴基金,培育一个乡村集体经济体最终走向资本市场。
在施国平的勾勒描述中,铁牛村的乡村振兴工作虽然才刚刚开始,但探索路径已然清晰。他期待,通过这个示范区的成功,未来能够把整个铁牛村打造成中国生态丑橘第一村。

 
亚星游戏官网

Advertising agency

技术支持:申博科技

Copyright © 2004-2017 亚星游戏官网 湘ICP备66000007号-9

地址:​​某某市同安工业集中区某某园某某号某某楼

电话:020-123456xx 020-123456xx

客服热线:

400-000-0000